单新炎:财税赛场上的双料“黑马”
(来源:中国水运网)
转自:中国水运网
前不久,全国建筑业财税领域顶级赛事——第三届“天扬杯”知识竞赛决赛在北京落下帷幕。在这场吸引9.56万名行业精英角逐的顶级赛事中,中交三航局四公司青年财税骨干单新炎脱颖而出,个人赛摘得金牌,团体赛助力团队斩获铜牌,成为本届赛事中罕见的“双线赢家”。所谓“黑马”,不仅是四公司财务团队实力的证明,也是个人努力之下厚积薄发的必然。
与“数”共舞的年轻人
“小单,上月的预算执行分析表好了吗?”“小单,本年度财务报表会审事项得再捋捋!”在公司财务部,扎着马尾的单新炎总是在工位与各部门间穿梭,同事们的呼唤声里,藏着对她专业能力的信赖。
自2019年加入公司财务部以来,她深耕财务云报表系统、全面预算系统、生产经营系统、经营计划系统等相关财务核心工作,日均处理110余份表单、核对近千组数据,成了同事口中“数字不离手,政策不离口”的大忙人。

在一次年度预算核定期间,对数字高度敏感的她发现项目部一项成本预算涨幅异常。为了找出原因,她先是通过对比分析费用的历史数据,而后主动出击,前往项目部进行调研交流。在一遍又一遍的沟通和计算中,终于找到问题点,异常的成本涨幅降了下来。
“不停止学习,才能让数字说话。”这句话单新炎常挂嘴边。在财务报表编制及检查工作中,她始终秉持“三个务必”原则:数据逻辑务必核对清晰,填报金额务必准确无误,会计准则与法规要求务必审核到位。
她还自创了“三色标注工作法”,用不同颜色区分必核事项、重点数据和易错要点,并明确操作指引:必核事项优先核验,重点数据反复核查,易错要点仔细审阅。
这套方法显著减少了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错误与不规范现象,后来被同部门借鉴推广,成为通用工作模板。“数字是死的,人是活的,把政策吃透,数字才能变成真金白银。”单新炎总结道。
展开全文
决赛场上的“种子选手”
今年三月,当单新炎被选为公司重点培养的“种子选手”时,心里也曾打鼓:“强手太多,我能走到最后吗?”
答案藏在她此后五个月的备赛日常里。
白天,她是审核表单的“把关人”,工作时间被各类报表占满,碎片时间便成了“黄金时段”。上下班通勤时用手机刷题库,午休间隙啃政策条文,连排队打饭都在背税率表。晚上和周末,办公室的灯常常为她亮到深夜。网课视频里老师的讲解声、笔尖划过笔记本的沙沙声、计算器按键的哒哒声,成了她的“深夜交响曲”。
四月开始的集中培训,更让她深刻体会到“独行快,众行远”的奥妙。公司总会计师侯俊专门制定大赛培训计划,每周带队复盘,部门每日通报学习进度。在这种“硬核”培训之下,她和队友们围绕税务管理、成本管控、数智财务、资金管理等核心考点,反复操练。
决赛场上,面对限时的案例分析——在特定复杂情形下计算企业经济业务产生的税务核算等难题,单新炎沉着应对。先在草稿纸上划出不同业务适用税率,再对照最新政策条文逐条逐项计算,最终以85分的高分摘得个人金牌。
与此同时,团队整体也传来捷报,凭借单新炎及其他三位队友在个人赛中的优异表现和积分累积,最终荣膺铜牌,彰显了财务团队的实力与整体水平。
“怀念大家并肩作战的日子,键盘声里都是并肩的力量。”赛后,攥着两块奖牌,单新炎和队友们的眼里闪着光。

价值共创的“账房管家”
集团年中工作会中明确提出围绕“五全四大五型”的战略布局和“三高两低三强”目标要求,在单新炎看来,就是财务人既要做好“账房管家”,同时也要成为“价值创造者”。有了这种认识后,她一改之前被动处理预算问题的方式,开始主动关注基层项目部的预算情况。
带着这个信念,单新炎主动请缨跟随部门领导参与一线项目财务管理,在从核算、资金、税务和预算管理等方面为多个项目提供建议。她用平实朴素的语言精准普及税务知识要点,清晰提示潜在风险,细致解答各项目提出的财务疑难问题;跟着施工员算钢筋用量,蹲在材料堆场看物资进出,硬是把一套全流程预算管理体系盘得明明白白;编预算时扎进各部门核数据,执行时拽着商务部对合同、拉着工程部问进度,每周做动态监测表,哪个环节超支了,她比谁都先瞪起眼。
就这样,她把财务从后台“账房”变成了前线“指挥部”,让每吨钢筋、每方混凝土的成本都清晰可控,硬生生从数据里“榨”出了真金白银的效益。“你看那座港口,每一根钢筋都藏着财务人的责任。”每次路过公司参建的码头,单新炎总会驻足。在她心里,那些拔地而起的建筑,既是企业实力的见证,也是财务工作价值的体现——从项目投标时的成本测算,到施工中的资金调配,再到竣工后的结算回款,每个环节都连着“降本增效”的目标。
“企兴我荣不是口号,是每个财务人在岗位上的较真。”单新炎说,未来她想让财务数据更早介入施工决策,让政策红利更精准地落地项目,在数字与钢筋的交响中,续写属于三航人的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