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阳县:牵紧“风筝线” 让流动党员“归巢”更“归心”

Connor 抹茶交易平台 2025-07-24 6 0

“以前办这些业务还得回户籍地,现在在这个窗口一次性就解决了,省了我好多时间和精力。”来内蒙古包头市区务工的张师傅在驻包党群服务中心办理完组织关系转接后,激动不已。张师傅因工作来到市区,一直担心自己成了“断了线的风筝”,组织关系难转、组织生活难参加。当他听说驻包党群服务中心有流动党员服务站,便赶忙前来咨询。工作人员不仅热情接待,还全程帮他协调手续,很快让他顺利“归队”,重新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

固阳县:牵紧“风筝线” 让流动党员“归巢”更“归心”

老党员政治生日会(徐永鹤 摄)

近年来,从固阳县到外地务工经商、自主择业的流动党员越来越多,为着眼破解流动党员行踪难掌握、教育难组织、服务难到位、作用难发挥等问题,固阳县积极创新举措依托驻包党群服务中心这一“红色飞地”,走出了一条流动党员组织健全、管理规范、服务精准、教育有效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固阳路径”,实现对流动党员全覆盖管理和全方位服务,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高飞不断线”。

优化服务保障,推动流动党员“异地有家”

党员流动到哪里,服务就要跟进到哪里。固阳县秉持这一理念在驻包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专门面向外出流动人口的服务窗口,整合各镇、社保、税务等多部门业务,打造一站式服务模式。为流动党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登记、法律援助社保缴纳、高龄申请等多元化服务,增强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窗口工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服务热情周到、业务熟练高效,中心还推出预约办理、延时服务等举措,让党员安心暖心。

完善管理机制,实现流动党员学有成效。雁行千里不掉队,风筝高飞一线牵,为加强对外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固阳县积极探索信息化手段,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数据库,实时掌握党员的基本信息、流动情况、参加组织生活情况等,实现精准化动态跟踪管理。“通过手机就能上党课,还能和家乡党员共同讨论。”流动党员小李,积极主动通过流动党员微信群分享的学习链接进行理论武装。

“虽然人在外地,但通过微信群,我能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也能及时了解党的最新政策。”搭建的流动党员微信群,精准推送党的理论、政策及先进事迹等学习内容,同步发布组织动态与学习要求。打造线上线下双向学习服务模式,差异化制定学习计划。对外出务工流动党员,邀请专业人员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对离退休党员则注重理论学习、党史学习教育,成立大学生宣讲团定期上门送学;对于流入党员则关注民族团结、家风家教等内容,邮寄“红色包裹”“民族团结口袋书”等学习资料,让流动党员“外出有根”。此外还积极组织各类活动,涵盖书法展示、文艺展演、手工创作等形式,既丰富流动党员业余生活,更深化党员间的交流联谊;搭建读书分享平台,鼓励流动党员分享研学感悟,以互学共进促同频提升。

深化服务融合,异乡传递“家”的温暖

“收到这张贺卡,我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入党的那一刻,那是我一生最光荣的时刻。虽然我年纪大了,但只要党有需要,我依然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老党员张爷爷已有五十多年党龄,前不久,固阳县各社区党支部为老党员们举办了一场温馨而庄重的政治生日会,精心准备贺卡上印着入党誓词和对老党员的生日寄语。当支部书记将贺卡一一送到老党员手中时,老党员们眼中泛起激动的泪花。

流动党员类型多、分布广、需求多样,怎样才能把服务工作做到他们的心坎上?固阳县建立6个外出流动党员党支部,选配“党性强有威望、责任强有能力”的流动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每月组织开展党的政策宣讲、技能培训等活动,让1883名流动党员在外“安家落户”。为流动党员送学、“重温入党誓词”“红色观影”过党员政治生日等一系列举措贴心更暖心。流动党员何映龙感慨地说:“送学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虽然我们在外生活,但党组织始终没有忘记我们。我会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政策,不断提高自身党性修养。”

如今,流动的“红色堡垒”,让固阳县的流动党员心有归处、有“家”有“为”,实现了从“漂泊在外”到“安心扎根”的转变,有效破解了流动党员“管理难、服务难”的难题。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关怀”,从“单一管理”升级为“多元服务”,固阳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至上”的服务理念,让流动党员管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徐永鹤)

评论